close

人間福報社論-1031128
教育部長吳思華在「全國大專校院研發主管會議」中表示,國內每年畢業博士生約三千五百人;但大學僅需八百個博士,加上國外回台的博士生競逐工作機會,預計十年後,台灣的流浪博士會比流浪教師多。國家培育了一批高知識人才,卻無用武之地。這不僅是國家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是糟蹋人才。

過去博士生是稀有動物,在職場上更是搶手,不論是外國或本土博士幾乎都可以進入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就職。近年來因少子化及部分大學即將退場,資遣教師的問題開始出現。吳部長日前宣示在五年之內要將大專院校從現有的一百六十三所砍到一百所,已經引起不少學校的恐慌,流浪教師的新風潮已出現。如果博士生年年增長,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成為流浪博士已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吳部長說,目前國內博士生每年招收六千八百人,畢業的有三千五百人,顯然博士生招收數額過多,自然會形成職場競逐的局面。就如同現在大學生招收率百分之百,大學生畢業不是失業,就是低薪就業,入行二十二K起薪。這是教育制度和產業脫鉤的惡性循環結果,從大學超額招生到博士超額招生,衍生出就業困難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被認為是教改的後果,解決大學生就業,首先要還原部分過去的教育目標,縮減大學生的入學招收率,強化技職專業院校。吳部長要將大專院校縮減為一百所,就是往這方向努力的第一步,接著就要設置一些以技職為主的專業院校,而不是廣設綜合大學,培養出沒有一技之長的畢業生。

至於博士生過多的問題,很多是因為就業困難不得不繼續念博士;這必須回到經濟和就業市場問題,政府要設法讓經濟復甦、職場活絡,博士生自然減少,當然各校系研究所也必須設下招收的門檻,讓博士生不要有超額現象。

其次是博士生的教育目標必須多元,不必完全以培養大學師資或研究員為主要目標,因為市場太小。吳思華在會中提出產學合作的構想,期許所有的校園研發主管,能促進學校的產學應用及教育現場翻轉,並傳承科學園區的經驗,讓學校成為區域創新系統的核心,讓博士生進到產業。但如果沒有先讓博士生有足夠的教育及準備,進入產業也無用武之地,反而成為企業的絆腳石。

曾經有學者提倡讓台灣成為漢學中心,使國內培養的人文科學博士生也能到世界各地講學,但這可能只是一個遠大的理想。首先,漢學能稱大家者一世紀不出一、二人,港台兩地的新儒學曾經在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錢穆的引領下盛極一時,但後繼無人。培養出一個大家必須有因緣和合的沃土,成為漢學重鎮談何容易?更何況到世界弘揚漢學必須有相當的外國語文能力。這只能是一個長遠的方向。

流浪博士的問題已經顯現,但牽涉的不只是博士失業問題,教育部也看到了,這牽涉到整個教育體制、目標,學術發展;以及經濟前景、產業鏈的問題。政府應未雨綢繆,全面調整,才有可能翻轉,讓各級畢業生各得其所,在職場貢獻一己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m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